他是時尚f4之一,今35歲錄綜藝猝死,眾星發文追悼:我不相信

他是時尚f4之一,今35歲錄綜藝猝死,眾星發文追悼:我不相信

跟著暗辛,看明星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與艱辛,也許你會動心。
今日,被炒的最火的,就是高以翔猝死的消息,浙江衛視《追我吧》節目組針對此事發表聲明,稱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,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。

其實早在今天凌晨,就有某博主爆料過此事,可當時節目組閉口不談,試圖想封閉消息。

但紙包不住火,在場有探班的粉絲,也有工作人員,還有醫院工作人員,誰也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不說吧。

這事情爆發後,引得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在網路上追悼:

高以翔,1984年9月22日,出生於中國台灣,從小在加拿大溫哥華長大。

在那個年代,可以出國,家境自然差不到哪裡去:

高以翔家很早就是米其林輪胎的高層管理層;

曹家(高以翔姓曹)爺爺是迪化街附近的地主;

曹爸爸年輕時,常出入美軍俱樂部,和蔣家第二代玩在一起,還曾在米其林公司擔任總經理;

媽媽以前是馬來西亞小姐。

總之,就是從小生活殷實,過得無憂無慮。

學生時期,高以翔從加拿大返台,原本是打算返台去打職業籃球的他,因出席過許多時尚派對、電視節目,受到新聞媒體等關注。

隨後,與丁春誠、陳紹誠、藍鈞天四人被台媒封為真人版F4,簡稱「時尚F4」,這樣讓他誤打誤撞地參演了偶像劇,從此就走上了這條萬惡的演藝之路。

相信大家都是從《遇見王瀝川》認識這個充滿魅力的男人的。

本因就此走上人生巔峰的高以翔,怎想會淪落到如今這番模樣?

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,不僅揭露了當今娛樂圈錄製節目的現狀,也給世人敲響了不要熬夜的警鐘。

年輕時,我們總覺得身體健康,怎麼作都不怕,但等到身體的支撐過了那個臨界點,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。

在演藝圈,明星們工作經常晝夜顛倒,每個人都為了工作,無限透支著自己的身體。

演員們迫於面子,迫於同組其他工種的工作壓力,不能提出,也不敢提出,更有甚者反而以此為美德。

就像宋佳所說的那樣:

演員的私生活不規律在圈內早已不是什麼秘密。

據悉,在《追我吧》這檔綜藝里,所錄製的時間是凌晨1點到5點,而且有時還會連續數日通宵錄製,這是個什麼時間?不是常人躺在床上安穩入眠的時間么?這簡直不是常人能接受的!

但,這不僅僅是這一檔節目在這麼做,在《這!就是街舞》節目里,曾開過一場別開生面的吐槽大會,專門讓選手和隊長吐槽節目組,有選手因節目組不分晝夜地錄節目,給節目取名為《這!就是熬夜》。

易烊千璽曾表示,有時候錄節目往往是從下午兩三點開始,一直錄到第二天早上天亮,回到酒店的時候,人已經恍惚了,不知道自己過得到底是哪國的時間,睡一覺醒來天都黑了,然後就繼續進組拍夜戲。

這樣的強度,對當時只有18歲的易烊千璽來說,是極其不合理的,但在節目組各種理由:經費、時效等等之下,他們只能選擇無奈屈服。

而高以翔的意外猝死,正是為這些不合常理的操作解釋的「娛樂圈歪理」敲響了警鐘。

這不是一檔節目的錯,這是現今影視寒冬下,綜藝市場發展太過迅猛,而國內沒有相關的管理機制的錯。

在2019年,有數據顯示,某奇藝等各大網路市場上,共上線了141檔綜藝,可想而知,這些綜藝之間的競爭有多激烈。

在歐美、日韓等國,對綜藝節目製作,都有著明確的要求,很多監管要求甚至被寫進了法律:

節目搭建的裝置需有明確的技術指標;

一些戶外競技類節目錄製,要求嘉賓達到一定的訓練時長,且現場醫療保障要到位;

參與節目錄製的觀眾有明確的指引規範……

反觀國內,似乎並沒有這些條條框框,一切只為了錢,都願意鋌而走險,哪個賺錢多,我做哪個,你說安全?給了你錢你還談什麼?

各大網綜的簇擁而至,消耗的不只是網友們的時間,還是明星們、工作人員、媒體記者、現場觀眾的生命之火。

總之,高以翔的死,反映的不只是當今國內娛樂圈的悲哀,更是當今現代人的生活常態。

年輕人似乎將加班視為日常,甚至有「996」的工作的那一批,就足以讓眾人羨慕。

馬雲說過:「人年輕的時候就是要拼搏。」

可拼搏,不一定要靠透支生命來實現,這樣做,反而得不償失。

甚至會帶給我們一輩子都難以扭轉的惡果,願高以翔逝者安息,也願能警醒世人。

多花些時間在享受生活上,覺得壓力太大了就適當的停下來放鬆一下,人不是機器,為自己而活,才是正道。

共勉。

筆者力作:

——END——

作者:娛界暗辛

原創作品,抄襲必究。

圖片來源於網路,如有侵權,請聯繫我刪除,謝謝!
跟著暗辛,看明星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與艱辛,也許你會動心。